鄉城步道全區圖

鄉城之道

從臺南中西區出發,核心為「把人帶去村,把物產帶進城」從城市到山林的行動,以「前店後村」的概念串連跨城鄉友善共好的店家、物產與人們,全力落實「串城鄉,跨出去」作用。

分段步道

01
鹹罅(ㄒㄧㄚˋ)暮光—鯤甡活
臺17與臺61

「走!我們去看夕陽。」 海口朋友總熱切分享,暖如赤玉的暮光橙霞,西下溫煦的夕陽在臺南沿海,熾暖地照亮著這群充滿智慧,逐光而生,與世共息的人們;他/她們面對海岸線的變遷、充滿鹽分的土地、「青暝蛇做大水」不停氾濫與改道曾文溪,到近年來光電板的對於土地的蠶食,逆境下順時而息,借境而生,卻發展出了最優質的養殖漁業、最甜的哈密瓜、全年無休的西瓜田⋯⋯堅韌的濱海生活性情,駐足在臺南的西濱快速道路臺 61,與西濱海公路臺 17 線之間,來閱讀這漣漪不斷,溫柔又堅毅的故事。

02 
生活需要的蛋白質就在這
臺19

省道臺19線可以是大家的營養補給線,現代健康意識高漲,對食材投以關注,這條路線有稻田、雜糧、果園、豬雞舍,地景會因農作而有所變化,搭配南72、南80等鄉道一起服用,即能在飲食多樣化裡攝取到滿滿的蛋白質...

03
腳踩淤泥從蓮葉間看日初
172縣道

夏季6-8月行駛在筆直的172縣道穿越兩旁的烏樹林,就會來到舊名「店仔口」的白河市區,轉入南89線進到「大排竹」最早村莊,兩旁是隨風搖曳的蓮葉花田...

04
沿山漫行,食與農之旅
臺1線

由城,走向鄉,再走向山,這是一趟旅途,一趟關乎人的生命所需,食與農。我們所走向的,是山腳下的平原、遍地物產的一塊沃土,經過善化、官田、六甲、柳營,最後抵達東山...

05
曾文溪畔,「棗」到甜蜜蜜
臺3線

楠西區屬阿里山餘脈尾陵地帶。四界環山,中央為大武壟盆地,境內地形高低起伏頗大,山多平原少,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,為一典型之農業區。水果是本區主要經濟農作物。種類多,質量豐富,稱是「百果之區」。楠西區是蜜棗故鄉,種植蜜棗的農民相當多,規劃相當好,使得生產出來的棗子正是農曆年節絕佳的伴手禮。

05-1
惡地荒山的斜槓農作
臺3線

南化在菜寮溪上源溪谷,內烏山西側斜面。本區仍屬農村社會生活型態,區民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境內無高樓大廈,只見蒼木翠綠,遍地果實的山林與清新的空氣交織成一個地廣人稀的綠色城鄉。屬於泥岩層惡地,昔日被視為寸草不生之地,卻在居民善用農耕知識下,種出風味獨具的水果與作物,讓惡地生機盎然。

06
南橫堊地左鎮秘境
臺20

行經南橫臺20線至26K處的左鎮,曾是臺南淺山地區物產送進新化鎮區前(舊名大目降)的貿易匯集地 ; 全區位於白堊土地形,擁有極具特色的自然地景資源...

07
比耕耘理想更重要的「理性務農」
182縣道

近年隨著臺南高鐵站的帶動,以及政府規劃成綠能園區,週遭設置學術研究單位、大型商業展售空間、住宅等,看似複製南科模式可期。但仍有一群農友為了這塊豐饒之地,進行著地方創生的實驗...

收集得徽章,明天就出發

🌞我們也加入集章的行列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