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敬
CHANG CHING 


仁愛
Kindness
作品中是一對恩愛夫妻,「仁」也是兩個人的意思,希望在這個社區的住戶都在仁愛中像手足一樣彼此相愛。
張敬老師,1937年生。師承景觀雕塑大師楊英風教授,與同門師兄朱銘在台灣文化界素有【北朱銘,南張敬】之稱。
創作靈感來自本身對基督信仰的堅貞不移,雖已屆耄耋之齡,但突破與創新的靈感絲毫不減,作品呈現從容自在,游刃有餘,刻劃出别有天地之絕品。

2019,銅,213x138x117 cm


張敬
CHANG CHING


50歲方跨入藝術大門,因緣際會與馳名國際的雕刻大家朱銘一起受教雕刻大師楊英風門下,張敬歷經近二十寒暑,近年才悟得老師楊英風耳提面命「簡化」的創作要領,刻出恩師遺願的「太魯閣」大山水系列。

張敬4歲即展露雕刻天賦,常在紅磚塊上以木頭敲鐵釘刻鑿圖案,學校的壁報由他包辦,美術比賽更不時得獎;但音樂、美術、體育被父親認為是無法餬口的行業,不得從事,所以他16歲時即在安排下進入鐘錶店當學徒,學習鐘錶修理、配眼鏡等一技之長。一次因緣,張敬巧遇前故總統蔣中正御用驗光師林嘉憲博士,在其極力栽培、教導下,習得一身好技術,爾後為更求精進,又到日本進修二年的光學技術,成為當時國內少數的留日驗光師,技術與名氣齊揚,29歲即自立門戶,開設「張眼鏡行」,並成為樹人工專光學科的兼任講師。

「我拜訪雲林地區十二位眼科醫師,取得醫師們的信任,病患要配眼鏡就到我這裡驗光」,在努力拓展下,「張眼鏡行」成為雲林地區民眾配眼鏡的首選。事業漸趨穩定後,平日喜歡養花蒔草的張敬,1970年從樹石藝術耆老林岳宗習樹石藝術,蟄伏多年的雕刻藝術天賦,終於在中年時萌芽。

「我49歲那一年,有一天作夢,夢中聽見上帝清楚地告訴我去學習雕刻。」張敬是個虔誠的基督徒,他認為這是上帝的旨意,決心從命。他將此夢告訴林岳宗,恰巧當時楊英風是林石協會會員之一,林岳宗說:「好!既然要學雕刻,那我幫你引見楊英風大師,收你為徒吧!」一年後,張敬進入楊英風門下。人物寫實功力極佳的張敬,以《聖經》為題創作了〈引導〉,結實纍纍的葡萄樹、活靈活現的小羊群,作品備受已故的前故宮院長秦孝儀讚賞,並獲典藏。

「西洋的人物雕刻藝術已經發展到極致,且在國內你師兄朱銘已經大放異彩,你要走人物雕刻沒機會出頭,改走景觀雕刻創作才會比較有發展。」大師的話張敬聽進去了,不過一時間仍難放棄自己比較熟悉的人物雕刻。師承楊英風二年,張敬參加南瀛美展,他以一個掛滿笑容的斷臂老人及斷腿老獵狗為構圖,創作〈生命之光〉榮獲雕塑獎,可是這個獎卻引發楊英風的不悅,評其「細膩度夠,但生命力不足」;同年,他再以〈頌贊〉獲雄獅美術新人獎,這時楊英風給的評語仍相差無幾:「複雜,焦點太多,力道不足。」這件作品迄今仍放於家中,做為張敬惕勵自己的鏡子。在楊英風諄諄教誨下,他自此放棄人物主題,改朝景觀、山水創作。

花蓮太魯閣山貌變化多端、氣勢雄偉;立霧溪溪谷奇峻多變,磅礡中有靈動,楊英風認為,太魯閣是最能表現台灣精神的地方,因此要張敬以此地風貌做為創作題材,他依循師言,朝著山水雕刻創作。

創作須要歷經心領神會,作品方能臻於成熟,張敬雖依楊英風指導,以太魯閣山水為創作方向,但陸續完成的作品卻仍不脫繁瑣細節,為此楊英風在臨逝前仍不忘一再叮囑,要他將作品再「簡化」。為了完成老師遺願,張敬經常到太魯閣體會山川的壯麗,歷十年功夫才將作品「化繁為簡」,一刀刀刻出雄奇、磅礡的作品。

以太魯閣險峻、壯闊山景結合《聖經》意涵是張敬作品的主要特色。「仰望」系列的〈大氣無窮〉中,那隻仰望著疊嶂、崎嶇山脈的羊,似乎隱喻著張敬對藝術仰之彌高的感受。張敬以粗獷刀法表現狹長、高聳的層巒疊嶂,同時彰顯太魯閣峽谷堅硬的地質肌理,使作品富於表現層次。同系列的〈大氣化境〉裡,他以尖斜、直立、凹陷等刀法創造交錯的山脈肌理,作品氣象萬千,綿延的羊群則意喻上帝的子民。此般一步一腳印、刻苦走向希望,既是張敬創作的心路歷程,也是從信仰對生命的看法。

〈大尖山〉和2008的〈大氣〉,則表現出張敬悟得的「極簡」,及其賦予作品的闊然與大器。〈大尖山〉高聳入雲,俐落陡峭的線條可見張敬善捨的自制力;〈大氣〉則在一陡一緩間使構圖達到平衡,亦對應出逆勢與順勢的山路或人生之途,該作完成時,張敬心裡鬆了一口氣,他認為這件作品已達楊英風老師所謂的簡潔了。〈大氣之光〉以參差不齊的幾何三角形,雕刻出如扇之狀,直線、對比的構面表現台灣的光芒四射,這件是一體成型的作品,稍有不慎即會斷掉,險峻的銜接也彰顯驚、奇、險的巧趣。這幾件「大氣」之作,均呈現出少見於傳統木雕的磅礡氣魄,也成為張敬的雕刻最為引人之處。


© Copyright 2020 -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