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臺南左鎮化石園區正式啟用之後,確實為左鎮地區帶來觀光人潮 ; 但是也因為缺少停留的餐飲週邊服務,往往客群也不容易再進一步往昔日老街聚集地及社區停留。
特派員想進一步認識左鎮的現在與過去,仰賴著網路的數位資訊做事前功課,從外景節目的專題拍攝、博物館合作留存的線上展覽、在地社區行銷的社群影像...等,漸漸的發現,在這些數位化資料的建立者及引路人,大多是來自左鎮當地的青年 - 賴政達,暱稱賴達。
透過賴達的數位資料,認識了串起地方支持系統以及在地生活日常,賴達也扎根在地創業,以「左達商號」研發具左鎮DNA的商品開發,同時經營「左鎮行」的社群媒體,進行地方文化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田野調查,持續的挖掘紀錄左鎮 ; 更沒有料到,會承接起串連地方單位共同辦理「左鎮燈會」的重責大任,在完全自籌的情況下,回到左鎮老街成功辦理,並與團隊將已消失20年的左鎮夜市帶了回來。據賴達形容,活動當下左鎮的縣道在google map上呈現整條是紅色的,人滿為患,重現當年左鎮作為物資貿易匯集地曾經萬人空巷的盛景(註)。
左達商號 / 左鎮行
✧地點資訊:台南市左鎮區102號
✧預約電話: 0936 247 925
✧網站(含社群):https://zuozhenexchange.com/
✧開放時間:13:00-17:00,依google商家公吿
✧小提醒:週三~五公休
左鎮零售市場40年鄉土味小吃 / 賴爸麻竹筍(酸筍、冷筍)
✧地點資訊:台南市左鎮區中正里150之2號
✧預約電話:06-573-1608
✧網站(含社群)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65072586536
✧開放時間:05:30-13:00
✧小提醒:週一/二公休
(註)《文化相放伴》#03 翻轉左鎮偏鄉命運 11:40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Jan5ZskYuk
✧ 千歲團共創作品
以左鎮零售市場為起點,雖然大部分攤位已停止營業,但可以窺見市場天花板及攤位以別緻的竹編燈籠妝點,這裡是左達工作室重要的起點,因為「Green Maker 臺南市綠社區培力計畫」,邀請左鎮竹編工藝師-李芝熒老師教授傳統竹編燈球,也結合數位雷切,將左鎮的人、文、地、產、景,變成一幅幅的版畫,邀請老街及社區的長者們組成「千歲團」一起創作。將透過市場營造一次次的活動與共創,左鎮故事將市場化身老街的「心聚點」,也是各項地方活動,如:左鎮燈節、小老闆歪腰市集、駐地青年發表影像田野紀錄作品的社區舞台。
✧ 千歲團共創作品 局部
✧ 市場竹編燈
✧ 鄉土味小吃-政達與賴爸/賴媽一家
約訪這天的時間可惜已經過中午,沒口福吃到賴媽媽的「鄉土味小吃」(註1),老闆娘謙虛溫柔眯眯笑著的招呼我們,可以感覺得出來,這間麵店自1976(註2) 年開業至今,就是「每個人回憶中巷口最好吃、看著大家長大的那一家」。賴媽媽熱心地拿出今年醃存的酸筍罐介紹,自家的飯菜都是用先生自種的麻竹筍,客人來都指名要吃「筍子飯」配羹(筍絲),滷肉跟雞絲變配角了。
(註1) 在台灣的故事精選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oO8557y3ZI
(註2)【GoGoWin台南外食家EP38】 1976年的老店!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tch/?v=5352316041476371
✧ 固定於市場前出攤的現剖麻竹筍(攝影/上下游 邱勤庭)
✧(上)商品照(四合一)竹籃、堊地擴香石、左鎮味道香精、月桃風味鹽
✧(下)左達商號位於左鎮老街修復街屋之一
✧ 2024月食祭(2024年9月)
賴達任職左鎮公舘社區期間,與理事長柳足姐、青年夥伴鍾凱勳及其他青年,共同推出「月食祭」打造風土餐桌品牌,將左鎮特色食材結合左鎮特色戶外地景、夜間裝置的氛圍,打造在地風土餐桌,第一年於二寮觀景平台、次年移師鄰近蔗埕公園街屋庭院辦理。
前往➜